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陈乃彰通讯员夏丽萍
本期“工匠故事”的主人公,是威海正平机械加工有限公司铣工黄栋梁,从愣头学徒工到威海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车工第一名、铣工第一名,再到多面发展的“威海工匠”,黄栋梁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一步步向着“齐鲁大工匠”的远大理想迈进。
“老师,您看我加工的这个工件咋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在威海正平机械加工有限公司车间内,黄栋梁正向老师戚建平请教着。
虽然已被评为“威海工匠”,还有威海市职工职业技能挑战赛车工第一名、威海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铣工第一名、威海市优秀职工、威海市金牌职工等荣誉,但黄栋梁没有丝毫自满,而是继续努力,因为他有着更加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齐鲁工匠”“齐鲁大工匠”!
勤动手细观察愣头学徒工成为车间“多面手”
黄栋梁出生于年,初中毕业后,想学一门手艺的愣头小伙,从河南南阳来到了山东威海正平机械加工有限公司,做起了机械加工的学徒工。
当时,和黄栋梁一起到公司的学徒工不少,但只有黄栋梁让老师戚建平印象深刻,“他学啥都特别认真,既观察细致,又勤于动手操作,在众多学徒工中表现很突出。”
戚建平印象最深的是黄栋梁学习手工制作机械加工刀具时的情景。当老师讲解手工磨制刀具时,黄栋梁不仅认真听,还用笔和本记录了下来,在老师亲自示范磨刀操作时,黄栋梁不时提出问题,直至弄明白每一个步骤为止。
仅仅学习了一遍,黄栋梁在实际操作时就将刀具制作得非常完美。刀具的前刀面和后刀面既光又直,切削工件时也特别锋利。
“勤能补拙,我没有在专业院校里系统学习过机械加工,只能比其他学徒更加勤奋和用心学习了。”黄栋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学徒工期间,黄栋梁总是特别用心地观察师傅的加工技艺,不懂不会的,请教师傅后都会特别记录在本子上,便于随时翻阅。天天如此,月月如此。
天道酬勤,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黄栋梁在众多学徒工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独当一面后,黄栋梁也一直没放弃学习,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钻研设备加工工艺,目前已熟练掌握铣、车、铇、磨、钻、电火花等机床操作技能,成为了车间“多面手”。
爱动脑肯钻研无惧挑战争先锋
“优秀的机械加工工人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初入机械加工行业,师傅对黄栋梁的教诲,也是要强的黄栋梁一直信奉的座右铭。
机械加工,经常需要在铣床上加工M=2、Z=28的齿条,以往通常采用单刀加工,效率很低。看在眼里的黄栋梁萌生了改变加工工艺的念头。于是在翻阅大量专业书籍后,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将7把刀组合,一起进行齿条加工,效率提高了近10倍。
大型造粒机切断刀是威海一企业生产的重要设备,然而其螺旋刀棍一旦出现故障,只能全部返回外省厂家进行处理,不仅周期长,运输过程中也易出现碰撞、损伤刀具现象。
考虑到企业的难题,黄栋梁主动请缨,经过几十次的摸索试验,在立式铣床制作了一套专用胎具,可以将螺旋刀棍刃磨成功,且周期短、无损伤,实现了威海本地螺旋刀棍刃磨零的突破。
客户想维修英制蜗杆,导程为“一寸一牙”(25.4毫米的蜗杆上只有一个螺距),而普通车床只能维修“一寸两牙”(25.4毫米的蜗杆上有2个螺距)的蜗杆。如何能满足客户要求?正在大家束手无策之际,黄栋梁想出了一个妙招:将普通车床后边的一个传动齿轮进行改造,传动比增加一倍。这样的改造符合英制蜗杆螺距要求,客户非常满意,直夸“没有正平机械干不了的活儿”。
黄栋梁的爱动脑肯钻研体现在每一项工作中。企业生产往往会造成很多报废刀片,黄栋梁便将这些报废刀片收集起来,焊接制作刀体,实现了废旧刀片的再利用。原来用普车加工梯形丝杆,半小时才能完成一根,黄栋梁根据《机械切削手册》,摸索制作了一台简易旋风铣,加工一根梯形丝杆仅需两分钟……利用积累的创新经验和操作技能,针对生产加工中的难题,黄栋梁总是想方设法实施突破创新。
提炼总结再创造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创新创造,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创新的思维,也需要提炼总结后的再创造。目前,黄栋梁及其团队已拥有《塑料板折机》《异型玻璃钢棒磨削装置》等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塑料板折弯机》发明专利正在评审中。
异型玻璃钢棒,材料为玻璃钢,材质偏硬,且易于开裂,在车床加工时,废品率高达60%,效率低至20支/小时。黄栋梁及其团队发明的“异型玻璃钢棒磨削装置”,采用PLC全自动控制,用普通砂轮修改后进行磨制,使原废品率由60%降为0。这项装置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同时,效率提升至支/小时。
之前的塑料板折弯机,由于折弯和加热同时进行,当温度低时,材料反弹大,达不到折弯要求;温度高时,又会导致折弯塑料板材两个直角边烫伤,造成废品率超40%。黄栋梁及其团队发明的新型塑料板折弯机采用真空原理,当加大上刀重量,上刀运动时,气缸内形成负压,刀停留在塑料板平面上;对塑料板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气缸由负压转正压,带动上刀向下运动,完成折弯动作。该发明经济、简单、实用,使原废品率由40%降为0。
“现代的工匠精神,并非是简单的重复与坚守,而是改进与创新。”黄栋梁说,自己会继续在机械加工创新领域不断探索,尽己所能为“威海制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尽绵薄之力,希望自己能如名字“栋梁”那般,成为“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