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渐进与外渐进的差异
我们知道渐进是上方看远下方看近(极特殊是上方看近下方看远,据说飞机驾驶员上方看仪表下方看大地,不过老花眼能否驾飞机值得怀疑。这里不讨论),那么很重要的一点是眼睛能否通过较小的下旋就可以达到下加光区。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外表面渐进眼睛所需要的回旋角比较小,这意味着同样的下加光,用更小的镜框高度即可轻易到达下加光区。而内表面渐进就需要更大的下旋,意味着需要更大的纵向高度的镜框。
由此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把渐进光度设计在外表面,因为只有设计在外表面,眼的下旋角才最小,才可以轻易到达近用光区,才可以实现更小的配镜高度。有研究表明,人的老花程度越高(即ADD越大),眼的下旋能力越差,这个时候就更要选择外表面渐进了。
那既然把光度设计在外表面才最理想,为什么还要做内表面渐进呢?因为眼的视物不仅仅只有回旋角一个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视野。我们通过下图再来看看内外两种设计在视野上的区别.
图可见,毫无疑问内表面渐进的可视区更大,视野更加宽阔。我们知道渐进片的周边是散光区,如果把光度设计在内表面,戴镜者就不容易感受到周边区散光的干扰,在看远时就可以像单光片一样容易适应。这也提示我们,在装配渐进片时,无论是内表面渐进还是外表面渐进,尽可能地减少镜眼距,都会提升视野宽度,减少顾客关于周边像差的不适感。
那说了半天可能使人更加糊涂了:我该向顾客推荐外表面渐进还是内表面渐进?下面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横向视野的大小固然取决于光度的设计,但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加光。试想如果加光为零(也就是单光片),那无论把光度设计在外面还是里面,视野都不是什么问题。加光小也就意味老花并不严重,意味着看远的需求比看近大,意味着眼的下旋力很强,所以选择内表面渐进是比较理想的。
加光大(ADD>1.75),并戴过渐进片的人,选外表面渐进就比内表面的强,因为戴过渐进的人对周边散光已经有了一定的耐受度,而看近对眼睛的依赖又最高,眼的下旋能力又相对较差,那么选外表面渐进就可以使眼更加轻易到达近用区,更有利于看近。
对于大加光的初戴者来讲,是最不好配镜的,也是投诉最多的分布区。如果选外表面渐进,下旋是不成问题了,但视野有问题;如果选内表面,视野不成问题了但通道很长影响看近;似乎选什么都不是最理想。权衡一下,无论内外,都要选择偏向于隐形设计的镜片,虽然周边散光更陡了,但光区相对最大,也就易于忽略散光区的影响。
对大于2.50D下加的初戴者来说,必需要配双面复合设计的镜片,即纵向光度设计在外表面,横向光度设计在内表面。否则就别配渐进了,对顾客来说是活受罪,对眼镜店来说成功率不足30%自找麻烦,不如改配双光的好.
¥蔡司(ZEISS)镜片睐光D渐进眼镜片1.5钻立方防蓝光膜树脂远近视配镜定制一片京东好评率%¥购买渐进多焦点镜片,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矫正老视的镜片。法国依视路集团公司的梅特纳兹先生在年是第一次描述了现代渐进多焦点镜片概念。在历经多年的的开发、研究和试验后,与年首次投入商业市场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视光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渐进镜片通过技术人员的不断设计和改良,目前常见的有内外渐进两种。今天,小优重点谈谈两者之间的区别。
1、生产工艺PK
内表面渐进的加工方法:
使用一套高精度的自由曲面数控设备,经过铣磨(粗磨和精磨)、抛光,将渐进面加工在镜片的凹面(即内表面)。内渐进多焦点镜片是在高精度的自由曲面数控设备里经过铣磨、抛光加工而成,整个过程采用冷加工。采用这种加工方法,镜片性能不受模具精度的影响,加工精度高,不同镜片之间光区恒定性好。
外表面渐进的加工方法:
先用陶瓷模具经过高温、去真空加工制成玻璃模具然后再进行原料的浇注,属于热加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制成的玻璃模具的精度受到影响,不同模具之间曲率半径不稳定。
2、内外渐进的性能PK
视野对比:
由于内表面渐进的渐进面更接近眼球,配戴该镜片能增大佩戴者的视角,提高中心可视区域的宽度和周边区域的视觉利用率,成像效果更真实、清晰,对比外表面渐进,视野增加了30%左右。
人群对比:
眼睛下旋能力好的顾客,低ADD值或者长通道的渐进采用内渐进最佳;
眼睛下旋能力差的顾客,高ADD值或者短通道的渐进采用外渐进最佳。
舒适度对比:
由于内渐进采用独特技术,使得镜片变形量比外表面渐进片更小,且像差区更靠近镜片两侧,对视觉干扰的变形区更小,因此,配戴的舒适度大大提升,适应更快。
因为渐进镜片的设计的多元化,就会产生不同效果的渐进镜片。要想给顾客提供一款最舒适的渐进镜片,首先我们的眼镜门店就要对产品设计了然于心,才能针对不同人群推荐合适设计的渐进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