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刘华丹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薛婧
“不断攻关为航空铸件生命续航,我们是首次将哈工大铸造专业几十年、三代人积淀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哈尔滨卡斯鼎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读博士邱子傲语气坚定又充满自豪。
盛夏的一天,记者见到邱子傲时,他与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忙碌着。刚刚结束长达一个月的出差,还来不及好好休息,邱子傲就无缝衔接地投入工作:“昨晚刚落地,这次是去西安、重庆、贵阳等地进行技术交流和市场对接。我们业务面向全国,一年要出差半年以上,每次都要去好几个地方。”
年8月注册成立的卡斯鼎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反重力成型装备及航空航天关键部件工艺过程控制的企业。公司以哈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个课题组的研发内容为依托,带着热加工成型装备的结构、工艺上的具体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初步尝试。年3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同年营业额达余万元,成功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邱子傲介绍,航空发动机和部分传动系统关键部件由于内置很多复杂油路,只能采取铸造工艺成型。该公司反重力铸造充型过程的非线性加压控制核心技术在满足航空航天产品轻量化需求的同时,能大大提高该类铸件冶金质量,为其后续长期稳定服役提供了基础保障。
几十年积累,缘何一朝走向产业化?
“这主要得益于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这个伯乐。”邱子傲说,是省工研院的相关负责人找到课题组,一遍遍研讨,做商业前景规划,最后让课题组下定决心,成立企业,走向市场。
那么,又是什么让省工研院“盯”上了邱子傲所在的课题组,并极力推动其产业化的呢?
答案无疑是过硬的技术。“我们老师的老师——李庆春老先生是哈工大铸造专业创建者、我国著名铸造专家。哈工大是中国铸造的发源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到今天,始终位于国内技术的第一梯队。”提起自己的老师与专业,邱子傲充满自豪感。
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结构件比较复杂,质量要求也比较苛刻。经过多个国家重大项目的攻关,邱子傲所在的课题组在技术上取得了多项突破。这使得卡斯鼎公司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过程的控制精度,都优于行业竞争对手。
有了技术,也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与信心。不到两年时间,卡斯鼎公司已经申报了7个发明专利。而且目标明确:积累一些无形资产,为未来融资和上市做准备。
没有省工研院的独具慧眼,就没有现在的卡斯鼎。对此,卡斯鼎公司副总经理滕方清深有感触:“可能有些人会不理解,觉得技术是我们自己的,只要想转化随时可以转化,其实转化的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
据介绍,省工研院为卡斯鼎公司提供了总面积平方米的两间办公室,并配备了专门的辅导人员,负责为企业提供管理、运营、商务、财务上的辅导规划。同时,还帮助企业对接金融、政府部门、宣传部门等各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要素。
“我们的装备都是非标设计,所以每一个项目前期都要做大量的技术对接,负责市场的一定是技术人员。因此,在初创期,真的没有更多精力和财力从事主业以外的事情。”滕方清说,省工研院的大力支持,让企业安心于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免除许多后顾之忧。
在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像卡斯鼎这样科技型公司的成立,不仅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还将成为留住高校人才的重要阵地。
对邱子傲而言,如果一切顺利,明年他将完成博士学业。他的首个选择,就是留在公司,全力把公司做大做强。“这已成为我的使命和责任,我将尽最大努力把技术传承下去,让公司稳健发展。”邱子傲说,公司成立以来,学校课题组的其他同学也会在技术上为公司提供义务帮助,伴随着公司未来的发展,相信课题组内会有更多同学选择留下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