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剑明高压共轨是皇冠上的明珠

沈阳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806/9283952.html

朱剑明,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原所长。

年,朱剑明出生在江苏宜兴县,6岁开始上学。年考取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年毕业,被分到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年至年,担任无油所中试厂厂长。年,无油所改制,加入一汽集团。年10月,无油所和锡柴厂合并成立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

年,朱剑明被提为无油所副所长,年升任所长,成为无油所第五任所长。到年退休,他在任近20年,殚精竭虑自主研发高压共轨系统技术,打破跨国公司垄断,使我国成为继德国、美国和日本之后,第四个攻克这一尖端技术的国家。

其中前10年,攻克世界级难题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让柴油发动机拥有“大脑+心脏“;后10年,以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产业化为导向,牵头国家04重大科技专项,联合汽车、内燃机、机床三大行业攻关,致力于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最终摘取两颗“皇冠上的明珠”:一颗是高压电控共轨技术,一颗是精密加工机床国产化。

年4月22日上午和4月23日上午,朱剑明分两次在无锡接受访谈,第一次时长1小时,第二次时长近3小时。太湖之畔,清茶两盏,他在时光倒流中开始这段讲述。

无油所改制

年我出生在江苏宜兴县,6岁开始上学。小学还没毕业,就赶上文化大革命,老师挨批斗靠边站。五六年级开课就不正常,初中和高中一共四年基本没正常上课。

高中毕业后,我到宜兴下面一个山村插队。尽管文化程度有限,我还识得一些字,算是知识青年。农民大都是文盲,农村女孩子一般都不念书,男孩念得也不多。那个年代都是这种情况。插队期间,我做过木匠,做过建筑工人,也做过公社农机厂车工。在乡下的最后一年(年),我到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蹲点贯彻落实大寨精神。

在农村四年多,我感觉农民们大都很朴实。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农耕精神,相对来说目光不太长远,可能还会为一些小利益而斤斤计较,主要看天吃饭。人与人之间关系不那么复杂,直到现在,我还跟一些农民朋友有联系。

年全国恢复高考,我本来想认真复习参加高考。但当时工作队思想还有些左,他们会认为,你是不是想脱离农村,不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国家已经开始调整方针,只不过还没传播到基层。

我从年下半年开始,找当地中学老师借一些复习资料,完全用业余时间自学。年高考前请一个多月假参加高考,五门考试,语文、政治、化学三门不及格,数学和物理各考了90多分,后两门成绩加起来超过前三门总和。我一直喜欢数学。那个年代时兴趣味数学,我从小就解这些题。下乡这几年,也经常计算数学,主要出于对数学的爱好,所以容易入门。物理跟数学联系紧密,只要把概念弄清楚,就消化得很快。

当年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分,我远远超过了这个分数线。因为在农机厂干过,就报考了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江苏理工大学前身,现为江苏大学)农机专业,年它是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上学时我被调到师资班。何谓师资班?高校刚恢复招生,学校里师资紧缺,十来年没有培养年轻老师,老师们年纪普遍偏大。所以从年起,连续三届每所学校都设师资班,毕业后定向留校做大学老师。

我所在师资班是工程热物理专业,20多位同学全是江苏人,从数学和物理两门分数较高的同学中挑选而来。大学读到一半时,主张学校新开设这个专业的老师到美国读博,获得博士学位后去了上海。我们班就被改成内燃机专业。年毕业,我被分到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无油所)。

无油所的成立有个大背景。根据当时政策,只要国家从战略层面分析认为是需要扶持发展的重点行业,就必须成立研究机构,因此汽车、坦克、装甲、军舰、船舶等行业都设有研究机构。有的延续新中国成立前的研究机构,有的为新中国成立后新成立。

年,项南同志担任农业机械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科委和农业机械部商量建立无油所,经国家科委和国务院批准成立,作为机械工业部直属的行业唯一归口研究所。年开始建设。为什么这么晚?解放后一段时间,国家并没有把油泵油嘴行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后来研究认为,油泵油嘴行业太重要,如果不成立研究所,就会制约汽车、农业机械、船舶、内燃机等行业发展。

我到无油所时,正在搞土建,房子还没建好。无油所第一任所长是朱文斌,当过新四军,临近解放时,组织把他调往大苏南,担任常熟县县委书记兼太仓县工委书记。解放后,担任上海柴油机厂厂长。文革中挨批斗(文革期间王洪文是上海柴油机厂革委会主任(厂长)),文革后恢复工作,担任无锡油泵油嘴厂(无油厂,现为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长,同时让他筹备无油所。

开始一两年,无油所从全国各地调来的老同志居多。当时大学生很稀缺,往往被分到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国有企业和边疆等地,一般工厂没有大学生。我到无油所后,跟着老同志们一起筹建。

计划经济时代,研发归研发,企业归企业。研发是独立机构,企业只管生产,国家给什么技术就做什么。机械工业部本身不做具体研究和生产,而是进行资源配置。资源分配决定权集中在上面,研究所相当于一个科研工厂,企业是一个产品工厂。国家需要什么就交给研究所,研究完后调配给其他企业做产品。

无油所原来吃皇粮,上面派什么就做什么。我们也去争取一些国家项目,当时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等都有项目。后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要求全部市场化。

年国家开始科研体制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从年起,把原来财政部划拨经费每年以20%速度递减,到年减到原来的20%为止。到年代后期,国家项目越来越少,其他经费需要研究所自筹。

无油所要自谋出路。以前技术是国家资源不能卖,以后研究所可以开工厂卖技术,完全市场化运作。企业放开后,哪些产品有市场需求,有市场前景,它就生产什么产品。到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研发的一些技术,并不全是企业所需。由于开放得太快,大家都不太适应,磨合了十几年后,才慢慢相互适应。

为创收效益,头几年很困难。以前考核主要看技术,现在更强调经济效益,技术再好,卖不掉也没用。研究所要活下去,就要想办法挣钱,不挣钱就只能自生自灭。虽然当时上面没这么说,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危机感和紧迫感,都感受到生存压力,这反而激发了我们的生存斗志。

从年到年,我担任无油所中试厂厂长。中试厂怎么来的?研究所有技术,要把技术变成市场产品,需要一个中试过程。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试厂,但目的很明确,技术掌握后,马上生产,变成产品,获得一些经济效益。

年我被提为无油所副所长,年成为无油所第五任所长。期间在任19年,超过前四任所长任期总和。

加入一汽

年无油所开始跟一汽集团接触,年1月加入一汽集团,成为最早转制的科研院所。

加入一汽集团,主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当时无油所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变成一个企业活下去,但技术做不到国内领先,跟国外先进水平比也有较大距离。另一种意见是加入一个大企业,比如一汽集团,它有发动机方面的需求,也需要人才,而无锡地理位置还不错。

其实无油所和一汽集团双方都有需求,只不过我们从技术角度考虑得更多,想实现建研究所的初衷。加入一汽集团,能避免改制初期的垂死挣扎,也能避免残酷的竞争压力。机械工业部刚改制时,无油所活得最好,其他单位都很羡慕,也都认为应该加入一个大企业。跟我们同一批的机械部64个研究机构,后来都艰难地生存下来,到现在都活得很好。但改制初期很痛苦,某种程度上,改变思想观念比提升技术还难。

加入一汽集团,也有一个偶然契机。年年初,机械工业部在北戴河举行科研体制改革会。有一天晚上,我正好看到《新闻联播》里,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的邓楠(后担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在电视里讲,科研机构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

她讲话的主要精神是,科研的主战场是企业,而不是研究所。以前科研的主战场是科研单位、研究机构和大学,那时候研究机构庞大,资源和人才远远超过大学。怎么改?邓楠接着讲,研究机构有三种选择:一是联合大企业或者加入大企业,二是变成一个科技型企业,三是成为公益研究机构,为社会公共服务。

对邓楠的讲话,我很敏感。当时毛履平和我住一个房间,毛总是一汽副总工程师,协助一汽副厂长、总工程师徐兴尧管技术。我们聊起研究所的出路,认为邓楠的讲话可能代表上层意思。

毛履平回长春后,向徐兴尧汇报了情况。我回无锡后,向时任无油所所长林圣光做了汇报,达成一致意见:无油所要在市场上求生存,压力很大,毕竟所里还有多位同事,加入一汽是最好的选择。此后不久,我们到长春跟一汽谈,双方很快达成协议。

我们谈成的条件是:无油所划归一汽,成为一汽直属研究机构,所有人头费、科研经费由一汽负责。对外挂两块牌子,一块机械工业部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一块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但要经过机械工业部审批就有些难办,折腾好几个月都没批下来。机械工业部旗下有60多个研究机构,无油所归工程农机司管,工程农机司下面有5个研究所,一来大家都没这种想法,二来有些领导可能还站在本位角度思考,认为无油所划拨后,部里就没这个研究机构了。

这时机械工业部也在推动科研体制改革,中央精神已经下达,具体工作由副部长李守仁抓。科研体制改革归科技与质量监督司管,司长是练元坚,他是胡启立的妹夫,其夫人胡启恒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我们又找机会去跟练司长汇报情况。

不久,李守仁副部长在北京召集一次专门会议,讨论无油所划拨情况。参加会议的有机械工业部八个司十几个人,大部分是司长参加。汽车司司长张小虞因出差,派副司长苗圩参加,林圣光和我代表无油所参会。

李副部长让大家讨论,结果其他人都反对,只有苗圩说,无油所加入一汽集团,他举双手赞成。当时一汽归汽车司管,无油所加入一汽,无非是从机械工业部的这个部门跑到那个部门,仍然没有离开机械工业部。年我到武汉见到苗圩时,他已是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我们还聊起这段往事。

开完会后,我和林圣光商议,再向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汇报。那时候去趟北京不容易,我们找酒店住下,一边写汇报材料,一边找人做工作,等着和何部长见面。

见面当天,我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为什么加入一汽向何部长做了汇报。何部长没有表态,让我们先回去。后来我们才知道,何部长对这事极力支持,他还打电话给一汽厂长耿昭杰,让一汽全力支持。

年1月,机械工业部批准无油所加入一汽。当时全国有两家研究机构加入企业,另一家是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洛拖所)加入洛阳拖拉机厂(洛拖厂)。审批通过后,正式办资产划转手续时,无油所是第一家,洛阳那边出了些问题。

洛拖厂隶属河南省,洛拖所隶属机械工业部,人员关系已经划转,但资产进不去。把国家资产划转到地方,当时没有可操作的文件。洛拖所第一次操作没成功,等国家正式下文后,才把资产划拨到洛拖厂。

无油所加入一汽是先有机械工业部的批文,但国家各部委还没正式商量,国有资产要划转,相关人员不知如何操作。因此,年8月,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国有资产管理局四个部委专门到无油所调研,起草资产划转文件。

总结起来,无油所改制较早,源于两个偶然机会:一是看到邓楠的电视讲话,二是跟毛(履平)总讨论研究所改革。当时的所谓改革,就是吃皇粮与不吃皇粮的关系,资产仍属国有,只是机制改革,还不是体制改革。现在的体制改革,已经推进到混合所有制或者私有化层面。

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无油所起到了示范效应。年10月,机械工业部在无锡召开科研体制改革会议,邀请部属研究所所长参加。无油所是东道主,其实就是推广改革试点经验。何光远部长临时有事,委托时任机械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张德邻参会,张德邻后来担任重庆(直辖)市第一任市委书记。

张德邻副部长在座谈会上说,他现在还是机械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受何光远部长委托,代表何部长来开会。但离开无锡,他就是重庆市委书记,任命书就在身上。他还讲,大家要开始找婆婆了,自己找到婆婆,部里都会同意。

年,科技部在无油所开现场办公会,邀请华东地区研究所所长参加。这时无油所已加入一汽三年,作为改革试点,我们受邀到现场介绍经验。

年,国务院办公厅就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发文,全国第一批10个国家局个科研单位都要改制时,改制已经水到渠成,该找婆婆的都找好了。

大脑+心脏

一汽对无油所也有强烈需求。当时一汽正处于卡车柴油化的关键时刻,一汽第一发动机厂主要生产汽油机,大柴(大连柴油机厂)从年开始与一汽紧密联营,锡柴(无锡柴油机厂)年加入一汽,但大柴和锡柴两者所占份额加起来还没有汽油机多。

随着卡车向柴油化、重型化方向发展,一汽在柴油机方面筹备不够,需要有个研究机构。长春汽车研究所主要研究汽油机,无油所研发柴油机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加入一汽正好派上大用场,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一直制约柴油机发展的核心技术——油泵油嘴燃油系统,后来是电控共轨系统,这是无油所的强项。电控共轨系统由高压油泵、共轨管、喷油器和电控单元组成,是柴油机中加工难度最大,精度要求最高的系统。什么概念?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油泵油嘴燃油系统就是发动机的心脏,电控共轨系统就是发动机的大脑+心脏。大脑+心脏这种说法是我最先提出。

这里有个小插曲。年党的十六大召开,竺延风总经理(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在北京开会,他打电话问我,如何最简单表达电控共轨系统这个概念?我就解释说,原来油泵油嘴是发动机的心脏,现在电控共轨系统是发动机的大脑+心脏。

加入一汽后,无油所开始研发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当时国外企业已经着手研究,但国内对这套系统意见不一致,都不是特别了解,没有一个明晰判断,但都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