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热传,因售卖含黄瓜丝的凉皮,上海多家餐馆也被市场监管局罚款元,此事引发网友们热议。一直以来,凉皮加入黄瓜丝不都是大部分地区采用的一种做法吗?为什么相关餐馆会受到处罚呢?被处罚是不能卖黄瓜丝,还是不能卖凉皮?
对此,有关媒体采访了一家被罚的店主,店主明确称,“受罚的是不能卖凉皮。”相关部门也进行了解释,这家门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项目中,确实不包含冷食类食品制售。那为什么对制售冷食检查如此严格呢?
其实凉皮属于冷菜,从事冷食类食品制售应取得经营许可。之所以对冷食类食品制售要求条件较多,是因为冷菜没有经过热加工处理,也就没有起到对食材的杀菌作用,容易滋生微生物,存在安全问题,所以加工的过程控制要求很严。
其实早些时候,安徽多家餐馆因售卖“拍黄瓜”被市监局罚款元,原因也是未经许可经营冷食类食品。当时,合肥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管处处长戴芙蓉回应媒体称,冷食类制售一般要求要有一个不低于5平方米用于凉菜制作“专间”,还要具备二次更衣洗手消毒的设施,专间内要有独立的空调,要有空气消毒设备等。然而,如果我们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凉皮配黄瓜丝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味道搭配。
因此,从营销角度而言,黄瓜丝可以作为凉皮店的重要特色,吸引更多消费者。但在提供黄瓜丝服务前,应该对黄瓜丝的来源、加工等环节进行更为严格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黄瓜丝不是食品安全隐患,以及凉皮店能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总而言之,我认为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应该把凉皮店受到处罚的原因看作是流程优化和规范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将流程、环节越来越严谨规范。对于凉皮店来说,黄瓜丝作为特点菜品是可以存在的,但是在提供此服务之前,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确保食品安全;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在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查和监管的同时,适当增加宣传与示范环节,帮助凉皮店做到真正的规范化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