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这一片三秦大地,因汉、胡、羌等多民族文化融合聚居,自古以来都是“美食辈出”,这里流传着一种糕点,和其他地方迥然不同,那就是渭南水晶饼,称得上是“秦式点心之首”。
01初尝水晶饼
水晶饼又叫白皮点心,它选用上等白面粉、砂糖、冰糖、猪油、桂花等原料精制而成,其馅芯透明发亮,犹如水晶。它小巧别致,润香适口,油多而不腻,糖重而渗甜,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和橘饼清香;它外形美观,面色金黄,四周雪白,起皮掉酥,凉舌渗齿,素有“金底银帮鼓鼓腔”的美誉。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水晶饼可谓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绝好馈赠佳品,当来客递上的一包盖着方方红纸、用麻纸包起来的水晶饼,着实令主人挣足了面子。特别是用长方形的硬纸盒包装起来的水晶饼,更是让主人喜出望外,简直就是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尊重。金底银帮的点心上面盖着红色的戳,印着“水晶饼”字样,煞是好看。一手捧着水晶饼送到嘴里,酥酥地咬上一口,薄如蝉翼的点心酥皮纷然落下,使得另一只手不由得赶紧凑上去接着,生怕掉到地上可惜。透明的冰糖渣、香甜的桂花末伴着那缕缕的青红丝,浓郁的醇香一股脑地扑鼻而来,直沁心脾。
02水晶饼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渭南水晶饼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年的历史。相传它始于宋代下邽县(今临渭区下吉镇),当时就有很高的声誉,曾与燕窝、银耳、金华火腿齐名,是陕西省著名的传统风味官府类面点。
在渭南至今还流传着水晶饼和北宋名相寇准的一段故事。据有关资料记载,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有一年,寇准从京都汴梁回到故乡下邽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众乡邻纷纷送来寿桃、寿面、寿匾等以示祝贺。为了答谢大家的深情厚谊,寇准特意摆寿宴相待,但事先与大家约法三章,只摆寿宴,拒不收礼。酒过三巡,寇准忽然见手下人捧来一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并呈报说:“刚才外边有人送来一只木盒子,他们知道我们不收礼品,丢下盒子就跑了。”寇准心存疑虑,打开桐木盒子一看,只见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
寇准端详了良久,感慨万千,当即留下一块点心作纪念,其余的分给赴宴的父老乡亲品尝。大家一面称赞此点心美味可口,一面称赞那首诗歌写出了寇准的美德。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其样式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水晶饼”。从此,此饼美名远扬,并很快传入民间,经久不衰。
至清代末年,水晶饼经渭南同义栈张采凤技师改进精制,产品以“金面银帮,起皮飞酥,凉舌渗齿,清香爽口”而名声大振。当时,以桐木盒和硬纸盒精心包装,作为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后来,水晶饼流传到西安,各糕点坊都仿制生产。
03水晶饼的制作
水晶饼的制作主要分为腌制、搅拌、制皮、包合、盖章、烘烤五个工序。腌制:将板油与棉糖搅拌在一起,切丁腌制;搅拌:将腌好的馅料与青红丝、桂花、冰糖、桔饼等十余种配料搅拌均匀;制皮:将面粉与大油搅和,制作成面团,将面粉与大油制作成酥面(酥面制作中不加水)用面团将酥面包住制成皮面;包合:将皮面揪成等量均匀的小面团,包酥与搅拌的馅料包合制饼;最后盖章、烘烤。
具体的配料和制作步骤如下:
配料:特制一等面粉克/猪油克/橘饼10克/植物油克/冰糖15克/白糖粉21.5克/青红丝15克/核桃仁15克/玫瑰花15克/黄桂花5克
制作步骤
01和面皮。制作水晶饼首先需要制作皮面团、油酥团和点心馅。先用水将大油化开,搅拌混匀后再加入上等白面粉,然后分次加入清水搅拌,慢慢地揉,让面团由硬变软,直到盆光面光手光,皮面团就做好了;
02制馅。在面粉中加入大油充分搅拌,制成油酥面团;把青红丝、桔饼、核桃仁等分别切成碎丁,把冰糖砸成碎屑,将猪板油丁加入绵白糖拌匀,最后加入熟面粉混合搅匀制成馅料。
03制酥。将克一等面粉和植物油混合均匀,擦匀成酥。
04包酥,成型。馅、面准备给好后,就可以开始制作水晶饼生坯了。把皮面团、油酥面团分别放在案板上,先将皮面块擀成片,包入油酥面块,然后擀成大圆片,在圆心处切开一个小孔,逐渐向外折卷,搓匀成条后切成若干个剂子,将剂子捏扁包入馅料,捏严封口按成鼓状,在正面用食用红色素盖上‘水晶饼’印记。(饼的大小约为直径5CM,厚度2.8CM)
05烘烤。把它盛入烤盘,放到烤炉内烘烤,℃烤10~15min烤到水晶饼两面都呈金黄色时,它就烤熟了,等放凉后就可以吃了。
今天的美食故事就分享到这里,我是秋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