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征得作者骆世明教授同意发布。
文章共有字
预计阅读25分钟
相信小编,值得精读
标红处有划重点啦
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1],并且在年公布了第一批经过评审后获得生态农场称号的家生态农场。年初,农业农村部印发了《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2],指出推进生态农场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习近平[3]最近在《求是》上发表的文章明确提出“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农业走生态农业之路已经成为一股滚滚向前的潮流。然而,目前有人还在纠缠生态农业称谓的具体表述上,有人还怀疑其提升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水平的潜力,也有人对生态农业如何落地有些摸不着头脑。今天,小编将引用我国著名农业生态学家、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骆世明教授的研究成果,带领大家回顾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前世今生,并对未来要走的路进行展望。1.生态农业的缘起1.1东西方传统欧洲古代农业核心区域在南部。由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季,文明早期的农耕区域弱小,而且由于距离西亚两河流域和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农业文明中心不远,海路和陆路交通方便,因而商品贸易得到重视。历史上全球气候波动在强度和时间上欧亚大陆的东方与西方有差异,欧洲农耕文明受到游牧冲击更为巨大,而且常常是颠覆性的,导致游牧和贸易逐渐成为欧洲文明相对于亚洲更为重要的基础。欧洲的种植业长期作为畜牧业的一个补充,比较粗放。放牧与作物轮换的“两圃制”一直到八世纪后才被放牧-春种-秋种轮换的“三圃制”所逐步替代。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前英国才出现牧草-小麦-萝卜-大麦轮换为代表的“四圃制”。这在欧洲已经算是一次重大的“农业革命”了,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土地、食物和劳动力基础。[4]相比之下,我国北方在公元前年起就已经实行耕地连作制,公元一世纪前后的东汉就已经有了一年多熟制。东亚农耕文明尽管也受到了游牧民族的入侵,还因此建了长城,然而由于雨热同季,适宜农耕区域纵深横宽,中华农耕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而且后来还进一步融合了周边游牧民族和各兄弟民族的多元文化,形成了以多元一体为特征的中华文明。[4-7]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实行“诸子均分制”的遗产分配制度,加上农耕环境的稳定,“多子多福”成为传统,人口增速快。社会的人口增长速度与食物增长速度之间长期存在着紧张关系。为此,一方面人们不断扩增耕地,甚至把滩涂地、坡地、山地等偏远地段都改造成为了农田;另一方面持续探索高产稳产措施,实施精耕细作,协调天、地、人关系,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在农耕为主,村落固定居住为主的背景下,在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重农轻商的“士农工商”社会氛围,比较注重家族传统和人际关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东方社会有机会进行长期的细致观察、体验和经验传承。通过现代称之为“黑箱方法”或“试错方法”,逐步探索出一套以整体为基础,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并产生了诸如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独特的哲理和逻辑体系,造就了中国的传统农业和传统医学[8]。《齐民要术》(*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图片来自网络侵删)1.2东西方相遇欧洲“文艺复兴”基础上形成的经典科学发展建立在理性逻辑推断和事实验证的基础上,基于分析性思维和还原论方法,通过不断深入解剖和分解对象的“白箱方法”去揭示规律。在Liebig[9]最小因子定律所揭示的植物营养制约规律和现代工业技术的推动下,化肥工业在十九世纪初出现了。农药、激素、抗生物、饲料、农机等相关的农业工业体系相继建立并逐步得到广泛采用。在这些方法推动下,率先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国家获得了农产品显著增产和农业增收的效果。然而,即使在农业工业化初期,其引起的耕地退化问题就已经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