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贤劳模工匠潘诗良致力机械核心零部件匠

在奉贤“城市客厅”上海之鱼公园群中,有一座由奉贤工会打造的职工驿站“匠心阁”。“匠心阁”中陈列着不少奉贤劳模工匠企业的“匠心之作”,其中就包括上海朋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潘诗良捐赠的几个机械零部件。

医用防护服剪刀片、航空燃油泵、高铁检测轮……这些应用于机械内部的零部件,平常难得一见,却于细微处彰显着机械制造研发领域的大国工匠精神。

深入车间边学边干努力成为“大国小工匠”

从金属热加工领域的“门外汉”,到带领企业成为上海市“专特精新”企业,潘诗良始终坚持以“工匠精神”雕琢产品品质。

大学毕业后,潘诗良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两年后不甘安逸的他毅然辞去工作,应聘到一家大型外资企业上班。五年后从外资企业离职,年5月到奉贤创办了上海朋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金属热处理加工业务。

当时,金属热处理行业在国内发展相对滞后,具有很强的服务区域性,单个工厂年产值在国内很难突破万元产值。金属热处理是指金属在固态状况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形状和化学成分,仅仅改变内部的显微组织,或表面的化学成分,让金属有更好的使用性能。机械加工是“外科”,热处理是“内科”,代表国家机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投产之初,公司只有几台设备,人员只有二十几个。潘诗良之前没有从事过金属热处理行业,但是他边干边学,在一线车间亲自带领一帮技术人员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帮助客户解决技术上的困惑。对客户反映的问题认真对待,及时沟通,分析原因,处理到客户满意为止。

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年企业通过“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年11月建立了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年获评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

瞄准“国产替代”努力提高产品品质

“民营企业奋斗在国产替代的路上,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十年磨一剑,百年树一品’。”潘诗良表示,“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其实跟我们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是一样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回忆起七、八年前的一个外资订单,潘诗良仍记忆犹新。当时该产品全球只有两家企业能做,而国内没有一家。“那时不计成本去实验、去提高品质,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成就感。”

原来,订单来自一家日资企业,前面的所有工序都已经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是由朋泰承担的热处理加工。“当时我们反复试验,做了两三个月都没成功。”

主要问题是做出来的产品有点色差。“就我们平时的观念来说,好像有色差,问题也不大,不一定会影响到工业生产。但是人家老外就说不行,坚持要求不能有任何色差。但是具体什么原因导致的色差,也没有告诉我们。”

经过反复试验,始终还是达不到技术要求,考虑到这个产品量不大,利润不高,企业员工也都准备放弃了。

“我当时就告诉大家,我们口口声声说要赶超人家,是不是?老外的要求你达不到就放弃,怎么赶超人家?”潘诗良回忆道。

最终,潘诗良和技术团队找到了存在色差的原因,原来是生产设备有一定年限导致的,为了完成这笔订单,潘诗良随即更换了整套设备。尽管更换设备的钱已经远远超过此产品一年的加工服务费,但确保了质量,不愁接不到更多的订单。

近年来,潘诗良不断探索新工艺、开发新材料,推动进口机械零件国产化,生产的动车检测轮、盾构机灌浆阀门等产品在质量上达到进口零件水平,价格却远低于进口零件,性价比很高,动车检测轮进口零件的价格为1.5万元/套,国产替代后仅需元/套,盾构机灌浆阀门进口价格为元/套,国产替代后为元/套,仅这两项每年节约资金万元。

作为企业技术带头人,他对各种金属材料性能深入研究,撰写了多篇论文,发表在《热处理》《金属热处理》《热处理技术和装备》等国家级期刊上。在短短几年内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和40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4项外观专利,其中发明专利“п型撞销高频淬火工艺”获上海市优秀发明奖。发明专利荣获第二十八届、三十二届、三十三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铜奖,并荣获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年,潘诗良荣获中国热处理行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为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制衣”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应商

年12月9日,中国商飞公司交付全球首架C大型客机,迈出市场运营“第一步”;12月26日,国产大飞机C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开始验证飞行……

关于国产大飞机商业化运营的每一步,潘诗良都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