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承载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记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时空中流动的华美盛宴,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科技赋能博物馆,推动了博物馆管理提质增效,加速了文物资源数字化、信息化进程。通过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式呈现给观众,已成为现代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遗产的保护、博物馆工作的创新。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两次提到“博物馆数字化”。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我国在年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对智慧博物馆建设及相关工作做了充分的阐述,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以业务需求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逐步实现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年11月,《“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正式印发,对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链条”布局。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文化和旅游部于今年2月,面向全国启动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征集工作,遴选以数字化创新实践赋能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在近日公布的10个“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十佳案例”与20个“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中,“数智江博”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8K+AR+5G科技助力全球博物馆珍藏云端智慧传播、“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为各地博物馆数字化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探索样本。
巧用科技催生“秀外慧中”的博物馆管理体系
海量的文博资源、云屯雾集的观众、庞杂的管理系统等问题,使得“如何利用科技力量优化博物馆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提升博物馆决策和运营效率”成为现代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所需思考的关键内容和发展方向。江西省博物馆的“数智江博”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构建模式与成果对现代博物馆信息化所需思考的关键内容作出了生动阐释,巧借科技力量,让江西省博物馆管理体系“秀外慧中”。
“数智江博”综合管理服务体系系统架构
江西省博物馆大数据可视化
在优化博物馆管理模式和提升运营效率方面,“数智江博”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基于灵活智能的工作流引擎等技术,进一步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智慧文旅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全馆业务的整体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逐步解决了长期以来江西省博物馆“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等老大难问题,构建了覆盖藏品保管、陈列展览、社教服务等各类业务的一站式数字化办公新模式,将博物馆协同应用产生的事件信息与即时消息深度整合,实现全馆信息及时达、业务及时办,人、财、物、事各信息实时关联互动响应等,构成全馆智慧协同的管理与服务。
据“数智江博”团队介绍,该项目采用了平面扫描、三维扫描与建模、数字拓印等多种先进数字技术,以非接触、无损害、高精度的方式,完成了馆内余页纸质档案、余页古籍善本、余件平面类文物的高清影像采集与30余件文物线划图绘制、余件文物的三维建模和余件文物的环拍、8件代表性文物的数字拓片等,高保真地留取了这些文物的几何形态、纹理与色彩特征等,赋予了文物永恒的“数字生命”,实现了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持续提升了博物馆的保护、管理和服务等业务水平与效率。“数智江博”还综合应用知识图谱、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了江西古代名人数字人文研究与服务平台。建立起衔接馆内外的江西古代名人专题知识服务平台,充分挖掘、活化了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江西古代名人数字人文研究与服务平台-首页
江西省博物馆VR全景数字博物馆-首页
在坚持传统服务与智慧服务创新并行方面,“数智江博”综合管理服务体系为观众提供智慧预约、无感入馆、智慧导览等智慧化博物馆服务,让观众体验更加高效便捷。江西省博物馆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