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J32
4J32也称为超因(Super-Invar)合金。与4/36合金相比,在-60~8OC℃C范围内的膨胀系数均低于4/36合金,低温组织稳定性差。本发明主要用于制造尺寸高精度、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内的高精度仪器。
本合金为典型的低膨胀合金,经过长期使用,性能稳定。它主要用于制造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内的高精度零件。应用中应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和工艺,根据使用温度严格检查其组织稳定性。
中文名4J32合金称超因瓦(Super-Invar)合金
材料牌号4J32
技术标准YB/T-《低膨胀合金4J32、4J36、4J38和4J40技术条件》
用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内尺寸高度精密仪表零件
全名4J32超因瓦(Super-Invar)合金
化学成分
C≤0.05%P≤0.02%S≤0.02%Si≤0.2%
Mn=0.20~0.60%Cu=0.40~0.80%Co=3.2~4.2%Ni=31.5~33.0%
Fe=余量
力学性能:
4J32温度范围~℃。
4J32热导率λ=13.9W/(m?℃)。
4J32线膨胀系数标准规定α1(20~℃)≤1.0×10-6℃-1
4J32密度ρ=8.10g/cm3[1]。
4J32电性能
4J32电阻率ρ=0.77μΩ·m
4J32居里点Tc=℃
在A/m下,剩余磁感应强度Br=0.58T,矫顽力Hc=75A/m。
4J32化学性能合金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4J32热处理制度标准中规定的膨胀系数和低温组织稳定性测试试样按以下方法加工并进行热处理:将半成品加热至℃±10℃,保温1h,水淬,然后将试样加工成成品试样,在℃±10℃时,随炉冷或空冷。
根据规定的热处理制度,经-60℃低温2h后,合金不会出现马氏体组织。但是,当合金组成不一样时,在常温或低温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奥氏体(γ)转变为针状马氏体(α),转变过程中伴有体积膨胀效应。相应地提高了合金的膨胀系数。其低温组织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组成。根据Fe-Ni-Co三元相图,镍是稳定γ相的主要元素。高镍量有利于γ相的稳定;铜还是稳定合金组织的重要元素。随着总变形率的增大,其组织趋于稳定;在合金组分偏聚时,也会产生γ→α相变。另外,晶粒的粗大还会促进γ→α相变。
4J33
具有反常热膨胀特性的一种精密合金,又称热膨胀合金,广泛用于电子工业、精密量具、精密仪表和低温工程等领域。
4J33是一种基于我国陶瓷特性的陶瓷密封合金。结果表明,在-60~℃范围内,合金的线膨胀系数与95%Al2O3陶瓷相似。它主要用来与陶瓷配合封接,是电真空行业的重要密封结构材料。
化学成分:
碳{0.05}磷{0.}硫{0.20}锰{0.50}硅{0.30}镍{32.1—33.6}钴{14.0—15.2}余量:铁
工艺性能与要求:
4J33成形性能该合金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可制成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但应避免在含硫的气氛中加热。在冷加工时,带材的冷应变率大于70%,退火后会引起塑性各向异性。应变率在10%~15%内,合金在退火时会导致晶粒急剧长大,也将产生合金的塑性各向异性。当最终应变率为60%~65%,晶粒度7~8.5级时,其塑性各向异性最小。
4J33零件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可分为:消除应力退火、中间退火。
⑴消除应力退火为消除零件在机械加工后的残存应力,要进行消除应力退火:~℃,保温1~2h,炉冷或空冷。
(2)中间退火为消除合金在冷轧、冷拔、冷冲压过程引起的加工硬化现象,以利于继续加工。工件需在干氢、分解氨或真空中加热到~℃,保温15min~1h,然后炉冷、空冷或水淬。
该合金不能用热处理硬化。
4J33表面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可用喷砂、抛光、酸洗。该合金具有良好的电镀性能,表面能镀金、银、镍、铬等金属。
5.54J33切削加工与磨削性能该合金切削加工特性和奥氏体不锈钢相似。加工时采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具,低速切削加工。切削时可使用冷却剂。该合金磨削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