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们无法应付,不得不采用雇佣画工流水

时代背景影响风格。

18世纪上半叶和中叶,英国本土建筑历经乔治王朝(GeorgianStyle),其形式乃乔治晚期的一种建筑风格,以乔治六世为摄政王(Regent)的时期来命名,出现了新古典主义、帕拉迪奥主义、前摄政时期样式。尺寸都比较小巧,融合了古罗马、希腊、埃及、中国及哥特式等设计元素。

至18世纪下半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城市迅猛发展,英国主要建筑思潮是古典复兴,反映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摄政作风是一种罗马复兴手法,有一定开明人性化特质。乔治时期模仿古罗马人的风格主要表现为简约对称,具有非常优美的线条。窗户、房门多为矩形,房间内部空间充裕。摄政时期房屋的装饰得到更多的重视。比较流行的有拱形房屋入口,精心雕刻的房门和阳台,以铁质材料做成栏杆花饰。家具以舒适为主要标准,形式、线条、结构、表面装修日益简单,许多部件采用矩形。此期,传统工整的英式花园也伴随而行。

大量中、小型庄园府第流行着帕拉第奥主义(Palladianism),讲究理性的柱式规范和构图原则,这是一种受到年轻一代辉格党人青睐的折中主义思潮,以复兴罗马风为主的大汇合手法。威尼斯窗(帕拉迪奥窗)具有充分的表现力和应用灵活的优点,得到广泛的流传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广州十三行夷馆平面无从考证,因地形环境、建筑用地规模等要素的影响,估计局限在中国竹筒式内部空间布置一定会受到不断改造。立面柱式是越来越讲究西化,上述手法对夷馆的设计就不无运用之处。当沙面建筑相对全盘放开西化时,外来手法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从外销画探究夷馆建筑

鸦片战争以前,广州十三行夷馆建筑特色只能从外销画得到一定的了解,虽然这一特殊的画种并非专业性建筑画,然其重要价值在于启迪人们:她对建筑文化的交流、传播、历史演变与保护利用的研究具有真切的引申意义和现实意义。

广州曾是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开放门户。清乾隆年间,外国商人在广州十三行租建一批商馆,与同期的北京圆明园西洋楼一起拉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序幕。以建筑为载体的中西文化在大清国门口演绎了一系列交汇碰撞的活剧。

如果按建筑内在的基本要素发展演变规律来划分历史段落,中国近代建筑文化史或可不拘于按政治影响因素,从年起算。因为此前的广州已经具备近代新兴建筑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了。这个实物例证就是著名的十三行夷馆。然而就在中国即将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时,这一颇具规模和影响的建筑组群三次被大火(不含局部)摧毁干净,既没留下一盘模型也没留下像样的图片,给后人研究探微带来不少盲点。所幸流传海外的绘画作品——外销画,弥补了某些缺陷,观画看建筑,多少可以感受当年的情景。

十三行外销画的发展简况

明末清初,随着西方传教政策的改变与利玛窦的去世,以宗教画为主的中国早期油画告一段落。康乾时期北方形成一股宫廷画派,广州形成了一股南方画派。北方画派的代表人物是郎世宁(~),原名约瑟·迦斯底里阿纳,他在康熙五十四年()以耶稣会教士身份来到中国,因擅长绘画,遂成为宫廷画家。尽管宫廷画派有不少著名的作品,并且培训过包衣的小孩,但还是遭受士大夫及文人雅士所鄙视,在宫内只流行一时,却没能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根。

南方作为通商港埠的广州,远离京师,较少受到某些士大夫的排挤,由于外贸发达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或许再加上耶稣会传教士大本营在澳门的影响,商业油画便成为外销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画家群落在鸦片战争前为中国早期油画伸展了另一条发展脉络。

明清两朝,特别是乾隆二十二年()后只准广州一口通商,广州便成了万商来朝的国际大港。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十三行商馆区,就是中国早期油画第二阶段的南方分支——清代外销画的诞生地。这些外销画伴随着洋行的盛衰而盛衰。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十三行及其附近地区有过30余家画室,从业的画家和画工超过百人以上。他们利用国画的工笔画法配合欧洲洛可可精描细绘的艺术风格,出品过包括油画、水彩、水粉、微形画等外销艺术品,至今依然有上千件的作品被英、美、法、加拿大、香港和澳门等公众及私人收藏。

西方客商除了在十三行的画室购买现成画作外,亦委托画师绘制他们喜欢的风景和风俗题材画,或临摹一些欧洲油画。当时被记录到的外销画家有史贝霖(Spoilum)、仆呱(Puqua)、新呱(Cinqua)、甘芬(Camfon)、钱隆(Chifqua)、齐呱(Chiqua)等。这些古怪的称呼大概来自外商把粤语发音的广东人名按西方拼音。呱(qua)应为官(quan),有客官或官人的意思。其中有个林呱(Lamqua)名号的画商起码由父子两代油画家组成。鸦片战争后他的作品《江边码头》、《广州洋行风景》等也很受英人青睐。

又如《南海县志》载:画家关作霖曾附海舶遍游欧美各国,喜见油画传神,为适应外销市场需要,从而成为我国最早赴欧美学习油画第一人。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美中贸易博物馆收藏近年来有关东西方贸易及文化交流的文物和资料。其中有40幅绘于19世纪30年代以前的树胶水彩画(每幅27.9cm×36.8cm)。这些中国画家的作品,就是当时适应外国人的需要而推出的以广东风貌为主要题材的外销画。香港艺术馆保存有一个漂亮的绣花画套,上绣咸丰肆年梅月写,关联昌庭瓜承办大清朝粤东省城同文街右边第壹拾陆间,洋装多样油牙纸山水人物翎毛花卉墨稿画字样,可见商业味包装甚浓。广州外销画能脱离宫廷画派独立于上层建筑框架,前后发展近百年。

主因:广州受当时国际商贸活动影响使然。它所描绘的十三行风光,无疑在建筑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说外销画在中国找不到了,境外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的倒是很多;如果说国人对外销画的感情不是那么深厚,可西方世界的红毛夷人却情有独钟。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至今依然令人惑然。

出口转内销,商品的价值往往无形地上升。18~19世纪销往国外的画,今天又转销回来了。外销画作为商品转了一个大圈,跨越了两个世纪,中国人的认识估计也转了一个大圈,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画作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直至今天尚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现实意义。画中的十三行与现实中的十三行都值我们去研究。

在画中,我们能看到过去的广州人是如何耕织、养蚕、植棉,中国的瓷器、茶叶是怎样烧制加工。在繁忙的十三行码头,中外贸易的物品是怎样打包、装箱、上船的,市舶司们又是怎样威风凛凛去巡察、勒索敲诈的?我们还能看到战争是怎样把灾难降落人间,又是怎样扰乱百姓平静而勤奋的市井生活?还有在历史上盛行过的翎毛花卉、蝴蝶草虫,聪明的画师利用国画的工笔手法,结合欧洲洛可可精描细绘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了高度写实而极富装饰风味的作品,受到外商们的热捧。

那些从事于外销画行业的画家,留下了无数已成追忆的场景,却大多没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的活动,中国史籍几乎没留任何痕迹,只能从外国文献中略知大概。19世纪上半叶最有名的外销画画家是啉呱。年,他的作品曾在英国皇家画院展出,轰动一时。随后,又出现一批优秀画家。他们创作了不可计数的画作。

当订单雪片般飞来时,画家们无法应付。不得不采用雇佣画工、流水作业画法大量绘制。外销画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点让历史和时间去筛选吧。当我们今天翻开那一张张泛黄的画页,在香港艺术馆珍藏的《广州河南货舱区》里,在其他无数画卷里,我们总能看到先辈们在十三行的荣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