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文
在五年所学课程与成绩(图2)中,一共有39门课程,其中前16门课程的成绩是用钢笔书写的,分数则为5、6、7、8、9等,而由第17项开始,成绩全为优等,为什么会有这两种记分标准呢?
原来我们在年9月入学时,学校是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年11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将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自年1月1日启用新校名,于是我们成为北京工业学院学生。
年12月25日由八所学校包括北京工业学院的航空系合并组成了北京航空学院。所以我五年学习中,前后有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工业学院与北京航空学院,前二个学校虽然校名不同,但实际上是一个学校。
图1、文凭封面
当时考试成绩按十分计,三年级后,进入北京航空学院,成绩以优、良、及格与不及格来评定。由下表可以看出,我进入北航后的全部课程的成绩都是优等。毕业的当年学校实施了对毕业生成绩较好的进行奖励的措施,即成绩全优的授子金质奖章.对于非全优但优等占成绩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授予银质奖章。当时我们班有一人获金质奖章即我本人,另有两人获得银质奖章,很遗憾的是我这个奖牌一直没有发给我,其中原因后面再讲。
我们在北航的三年中,考试釆用的是口试,老师准备了若干个考题,每张考卷的考题是随意搭配的。
考试时,同学自己排好考试次序,第一次有4~5人进入考场,自己随意抽一张考卷,然后根据考题进行答题的准备,准备好了后,到老师前回答问题,老师根据答题情况,不断提问,最后老师根据答题情况,当场给出优、良、及格与不及格的分数。
当考完一人后,再进去一组同学。这种考试方式能判断学生真实的学习成绩,但学生人数多了,就不太好掌握了
图2、毕业设计题目与成绩
我们班虽然是发动机设计专业,但是根据苏联航空学院的课程设置,我们有大量的有关制造方面的课程。例如在三年级后的课程中,有关制造方面的课有:金相学与热处理,公差及技术测量、金属工学、起重运输机。
金属切削刀具及机床、发动机制造施工及车间设计、航空发动机的装配及试车、航空发动机设备、企业的组织经济及计划与安全及防火技术等十门课。而有关航空发动机集团课却仅有: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理论、气体力学及飞机空气力学、活塞式发动机构造及动力装置、压气机、燃气轮、飞机学、喷气发动机等七门课程。
在毕业设计中,除完成一台功率为马力的活塞式发动机的总图设计外,还有专门研究部分-减速器另外还有施工设计部分即对锥型齿轮设计出整个工艺过程,并设计某一工艺过程中所用的刀具等。
另外在五年学习中,还安排了三次工厂实习,三年级暑假的实习是在发动机工厂的热加工与热处理车间进行的,四年级暑假实习是在发动机工厂的机械加工车间实习,五年级上学期结束后的毕业实习则是在装配车间试车台及设计科中实习。
因此总的看来,虽然我们的专业是发动机设计。但是在课程安排与实习安排上,使我们有较全面的制造技术知识与实践能力,为我们后来的工作带来了广而深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这是我后来能够承担一些发动机研制与故障分析工作带来的好处。
再谈谈金质奖章的问题。按当时的规定,在北航学习期中,考试成绩各科均为优时,应该获得金质奖章,我的全部23门课程及毕业设计的成绩均为优,因此是金质奖章获得者,当时负责办理奖章事宜的同学,早就给我讲了我是金质奖章的获得者。但
是当公布通知获奖人员去照相名单中,却没有我的名字,也即我落选了。是什么原因将我删去的?有关部门与领导从未给我一个交代,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将我除名了。
图3、毕业考试成绩
后来有关同学告诉我,可能是受到“实验中学反革命聚会”有关。原来在年的五一节日中,几届武昌实验中学在北京的毕业生举行了一次娱乐性质的聚会,我是第一届毕业生,后面几届毕业生根本不认识,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参加,是聚会中人数最多的班级,这次聚会大概有近二十人参加,照了些照片,这是一次最普通的聚会。
但是在年7月开始的肃反运动中,有一位在装甲兵工作的我班同学向组织坦白检举,说这次聚会是实验中学的一次反革命聚会(这是几十年后才被掲露的,该同学虽在北京,但从来不参加在京同学的聚会)。
后来才知道,所有参加那次北海聚会的人,都受到单位的严格审查。所以在肃反运动的背景下,我个人的实验中学反革命集会的问题没有搞清前,还是“肃反对象”的我,当然被踢出受奖之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