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联证券陈梦瑶孙凌波)
1怎么理解预制菜的消费需求
1.1预制菜解决什么问题
预制食品的概念范围极广,基本囊括除初级农产品外的各种形态的食品。按食用方法,可分为即配、即烹、即热和即食。
预制菜消费市场可分为B端(如酒店、连锁快餐、中小餐饮等)和C端市场(如商超、社区店、线上平台、家庭个人消费者)。
据亿欧数据统计,中国预制菜市场B:C端的份额占比是8:2。
ToB预制菜的核心价值是餐饮端标准化以及后厨烹饪便捷化,关键词包括:出品稳定、食品安全可控、成本控制、相对定制化。
B端预制菜多为半成品菜,餐厅厨师仍需再加工,可视为餐厅后厨的替代与补充。B端预制菜本质上是对供应链组织模式的重塑,在纯工业化量产和个性化后厨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提升产业效率和创造价值。
ToC预制菜的核心价值是烹饪便捷化、性价比、食材品质,关键词包括:降低烹饪复杂度、节省时间、出品稳定、保持菜品多样性。
C端预制菜的价值并非是简单的外卖替代品,更不是餐厅的竞争者。更多从用户痛点和消费场景出发,为用户某些场景下提供做饭和吃饭的解决方案,是家庭厨房的替代与补充。
1.2谁在消费预制菜
预制菜B端直接用户是连锁餐饮、中小餐饮外卖、高端星级酒店、团餐、乡厨等的厨师。
B端预制菜需要根据餐厅后厨特点开发,既要节约餐厅成本,也要给厨师前端菜品创新留足空间。对于大B客户,预制菜企业往往需要将一家餐饮连锁企业的需求吃透,然后延伸至其他同类企业。
C端预制菜可应用于家庭、一人食、夜宵、露营四种场景,其中家庭和一人食场景居多。
成品菜简单加热即可出餐,更多满足单身、白领、独居老人的吃饭需求;半成品菜肴适用于25-45岁年龄段的人群,预制菜半成品给了他们更大的悦厨空间。
C端预制菜市场开发理念不同于B端,往往单个菜品成熟即可推向市场。
外卖、预制菜和自己做菜是在家吃饭的三种选择,适用不同偏好的消费人群。
自己做菜:选择原因是食材可控、口味可调,现做现吃更健康;自己做菜群体通常时间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