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杂志
BTU国际公司隶属于Amtech集团(Nasdaq:asys),是为电子制造市场提供先进热处理设备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和技术领导者。自年以来,出货量已经超过几万台,BTU国际一直是高科技客户值得信赖的名字,帮助高端客户实现需要解决高科技行业大批量生产的热处理挑战。
BTU国际公司中国公司总经理曾敏说,BTU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历时70年,已经在30多个国家设有销售和服务办事处,并且在美国波士顿和中国上海都拥有制造和科研基地。
BTU的高性能“热风回流炉”用于SMT印刷电路板组件的生产和半导体封装工艺。BTU还专门从事精密控制、高温网带炉,适用于各种高端制造工艺如钎焊,覆铜焊接(DBC),扩散,铝烧结和先进的太阳能电池加工。BTU产品在精确控制气氛和温度对产品产量至关重要的工艺中表现出色。
公司最初生医院和实验室,还生产了当地市场所需的用于干燥油漆、纺织品和橡胶的烤箱。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BTU公司需要更大的场所,搬到了一个新的厂房。公司决定将业务重点放在新兴的晶体管市场上,制造专门设计的热处理炉。这是BTU在新兴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上的开拓性举动。从那时起BTU不断扩大和持续增长,并于年搬迁到麻萨诸塞州比列里卡的现在全球总部。年公司制成第一台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的热处理炉。年,为了实现进一步的增长,BTU成功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上市,股票代码BTUI。上世纪90年代初,公司进入回流焊市场,率先将对流和闭环对流用于这一工艺。后来BTU还推出了业内首款无铅回流炉。年BTU直接进入中国,在北京成立代表处,郑泽平先生成为BTU中国第一人。他是一位很有魄力、很有眼光的引路人,对BTU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快速走向成熟并稳定发展的业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郑泽平预见到华东地区电子行业的兴起,于年带着核心团队到上海筹备企业,这些关键员工在中国上海亚洲制造工厂的开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如今,BTU拥有近名员工,其中一半以上工作在美国境外。年BTU全球销售额万美元,中国万美元,占百分之40%,知识产权产品组合包括多项专利和专利申请。
曾敏说:“目前AI(人工智能)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浪潮,而AI技术的核心离不开芯片。芯片要越做越小,越做越精密,越做功能越多。我们的炉子适用于芯片生产前端,也用在半导体生产的最后一步,而且前期做印刷电路板也需要用。可以说,芯片生产和应用的前端、中端和后端都需要我们的设备。”曾敏还说:“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已经非常成熟,在可以预计的将来不会衰变成夕阳产业。”
“中美工厂炉型制造的分工是中国厂生产回流焊炉,美国厂生产制造芯片等元器件的高温炉。高温制造精密芯片的每一步从加热到冷却,都要非常精确地控制,这个控制就是BTU的诀窍和专业特长所在。我们的炉子能保证产出量高、废品率低。我们一直在推出新的炉型,对现有技术不断进行优化,让设备更符合市场跟用户日益更新的具体要求,BTU国际公司在美国和中国都拥有先进的工艺应用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专业的工艺工程师,拥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设备。这些实验室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和中国上海,可用于演示和工艺开发工作。高温定制连续式炉过程测试和工艺工作也可在BTU美国的工艺实验室进行,在那里主要有TCA型可控气氛炉和TFF型快烧炉可用。不论你生产什么样的芯片,我的炉子都能适合你的生产工艺。说起来简单,但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做很多更新和改进的动作,包括温控要靠什么手段去实现,适当的配套机械电子工程部件设计。虽然炉子外观类似,但是其中的控制程序,内在的加热和冷却区域的具体配置才是改进的精华所在。我们在技术、设计和控制上面不断改进,去适应市场对芯片越来越高的要求。有的时候客户一个建议,我们就要花几个月去实现。”
BTU中国现代化标准厂房外观
随着技术的变化,公司的创新动力一直走在前面,为客户带来了更低的使用成本、更少的停机时间和更高的产量。BTU精密气氛控制连续生产炉适用于温度范围可高达°C和各种工艺环境,包括氢、氮和氩等气体。优异的气氛纯度通过使用BTU的专利气体阻隔技术得以实现。BTU采用多种加热技术,包括:IR和对流(高温度和低温度)。与其他方法相比,炉内处理可将吞吐量提高4倍。BTU的定制高温连续式炉已在马萨诸塞州有超过60年的制造记录,通过ISO质量认证,保证每个生产营运单元都遵守严格的构建和测试标准。低成本运行的无障碍炉、BTU的快烧炉将精密的温度控制和低成本的操作相结合。无论是在制造薄膜电路、无源元件、精密电阻器、元件端子,还是需要精确气氛和温度控制的许多其他应用,都可以从使用BTU提供的快烧炉系统中得益无数。无障碍设计允许在使用之间快速加热和冷却,从而减少了功耗。此外,该设计还为粘结剂的去除提供了出色的气流,再加上精确的温度控制,以满足所需的过程控制。除了标准的空气气氛配置外,快烧炉还可用于氮气气氛作业。干燥炉、组合式干燥炉可作为标准产品提供于BTU定制炉组。干燥炉可配置辐射加热器(陶瓷全封闭加热线圈)、对流加热或组合式加热。干燥炉是作为独立设备生产的,但也可以与BTU可控气氛炉或快烧炉提供预热或粘结剂烧出用。直排干燥机的典型应用包括:环氧树脂固化、聚合物厚膜固化和低温陶瓷干燥。干燥和固化过程通常在°C或以下采用空气气氛。更高的工艺温度和其他工艺环境可采用BTU的快烧炉或可控气氛炉。所有的BTU组合式干燥炉包括顶底加热可配置性以及一系列冷却选项,其中包括:无冷却、可控水冷或可控对流冷却。干燥炉采用隔热性能,经过优化既可进行过程控制,又能节省能源。精密控制的高温炉可以在最高温度°C和空气或氢气工艺气氛时工作;其中推板炉的炉膛尺寸一般为6英寸、8英寸、12英寸,也可按客户要求任意定制宽度。定制包括加热和冷却区配置、热剖面分析和气氛控制系统。BTU设计的推式炉应用于提高热效率和系统耐用性。氧化铝砖,先进的安全控制和先进的操作软件使BTU推板炉成为高性能应用的理想选择。例如:先进的电子产品,核燃料颗粒烧结、电容器制造、金属化和焙烧。先进的CAD/CAE设计能力使得BTU在满足广泛的客户需求方面具有优势的设计,BTU推板炉优化了客户的生产效率,同时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BTU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高温动梁炉的领导者,其应用领域包括用于需要精准气氛控制的核燃料生产。该系统的一些亮点包括:高可靠性、很少或根本没有炉膛或产品载体磨损,在有限的占地面积内的生产率非常高。BTU提供可定制的设备配置,其中总加热长度和预热长度与高热量长度之间的比率得以任意构建,以适应特定的工艺。BTU还提供全球维护支持和设备升级功能,以促进动梁式炉系统在现场升级的性能。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几个热处理步骤,这些过程包括:扩散、干燥、烧制、退火、沉积和涂层。BTU为所有这些工艺步骤提供热处理设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BTU一直是用于光伏制造的连续式热加工设备的先驱和领导者,设备应用于硅和薄膜光伏技术。
BTU高温炉和回流炉以其优质的结构、生产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而闻名于世。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公司生产营运部门常年视质量为生命的管理理念,保证顾客没有后顾之忧。对于重要的客户公司服务人员曾驻厂6个月,还垫资把客户可能用到的急需的部件储备在客户工厂。有的客户可以免费直接去美国跟我们研发人员面对面沟通,以保证所需炉型以及功能达到要求。
BTU中国年员工跟美国高层管理人员
在西安进行年度团建活动
企业管理存在于人治、法治、文化治三个层次,文化治是最高境界。BTU所建立的企业文化,绝不是停留在某些外在的表象上,而是明确地建立一系列完整科学、既符合文化传统而又富于现代企业观念的价值理念,同时把这种理念和价值同其管理经营制度协调一致。曾敏说,我在美国工作多年,财务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对系统化管理和标准化流程的意识比较强。在这些指导方向下逐渐建立起了高效的财务团队,并扩展到生产营运和物料计划其他部门的建立。标准化的流程促进了日常工作的流畅和效率,也给公司提高应对能力的灵活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制度对全体员工,包括一线生产工人到高级管理人员都设立了明确而严格的绩效目标,并定期以科学方法进行衡量。比如营运经理定期计算车间员工的人力成本与产出的比率,以便管理层及时调整相应的计划投入和资源分配。对做出优异贡献的员工,公开进行表彰并给予奖励。对绩效不达标的员工,则会分析原因,而不是简单的仅以惩罚作为管理手段。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曾敏比较重视让员工跟公司一起成长,公司人才流失率一直在8%以下,她相信标准化的流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保障公司基业常青的基石,而一个具有凝聚力执行力和成长潜力的团队更是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所在。半导体电子行业也有大起大落,BTU会在低谷期安抚员工,进行一些培训和准备工作,以储备能量迎接下一轮的生产高峰。公司管理层会帮助员工,让他们有机会有资源去发挥最大的潜能,使人尽其才,各司其责。任官得人,才能无为而治,只有做到无为而治,才能达到领导行为的最高境界,即以最小的领导达到最大的管理效果,保证企业运行顺利。
先进的管理理论、功能完善的产品规范、稳定优秀的产品质量、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资深的服务专家和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使得BTU奠定了行业地位,业绩让总部满意。从目前市场配套的产量上看,高峰期,一个季度可输出台炉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BTU为自己发展的长期规划,切实制定了有效的行动纲领,一步一个脚印,使管理上水平,综合系统也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走上了理性和科学的发展之路。公司管理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保持清醒的意识,敏锐的思维,从深层次挖掘事物的本质。并做好了一切人才储备工作。曾敏表示,未来,BTU将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做到量产来服务更大的中国国内市场,目前已经甄选了几个公司作为产品量产化的前沿,为了适应量产,必须有场地,已计划在上海扩建厂房,带动同行业整体发展,提升技术和质量的发展空间。
文/《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