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活佳选
经过了医护人员和大家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广州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从一开始的病例增加到现在的中风险地区变为低风险地区,可谓是可喜可贺!
但目前各区都还在实行不堂食的规定,就连一直坚守的天河区,最终也响应号召实行了“限制堂食服务”。
为了一定要保住这份工,大猫患上了“每天点外卖式”选择困难症。
麻辣香锅、煲仔饭、木桶饭、麻辣烫、瓦罐汤、隆江猪脚饭……
众多选择令人看得我眼花缭乱,好在最终还是通过“点指兵兵”来完美解决。
虽然知道天天吃外卖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奈何每天做饭实在是太耗费精力了。
5月底的时候,
中新经纬还曝光了使用料理包已经成为了外卖普遍现象。只不过,打工人早就已经知道料理包的存在。但只要是正规商家制作,不是苍蝇馆子出品的,还是勉强能够接受。
毕竟点外卖对比自己做饭来说,要节省太多时间了。
每天下班回家,想要吃上美味可口的三菜一汤,算上买菜、洗菜、准备佐料的时间,最快也要花掉一个小时!
在如今35度的天气里,厨房里炒菜仿佛是在蒸桑拿一般~等做好菜之后整个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
看着桌子上的菜,虽说肚子是饿的,但也被热到完全没有食欲。
如果是一个人住的话,自己做饭也难控制好量,避免不了煮多了浪、费煮少了不够吃的尴尬。
那有没有那种能够自己参与制作,但又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不会做菜的人也能做好的菜呢?
还真有!
如今,流行于各大电商平台的预制菜套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很多人做饭的烦恼。
什么是预制菜?
预制菜,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过加工制作的成品或半成品。
能在很大程度上省去了买菜的烦恼,同时还能将做菜简单化。
预制菜种类相对来说也十分的丰富,主要分为四类:
即食食品,开封后就能吃,比如泡椒凤爪,夫妻肺片等;即热食品,加热一下就能吃,比如梅干菜扣肉,辣子鸡丁等,这类有点类似于料理包;即烹食品,指的是经过相对深的加工,按份分装冷藏或常温保存的半成品材料,可以立即入锅,加上调味品进行调理的食品,属于半成品预制菜范畴;即配食品,也就是切好清洗好的肉或者蔬菜,需要自己加入配料进行烹饪。
预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国,年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在美国试制成功后,速冻加工品随即问世。
到20世纪50年代速冻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到了20世纪60年,各种类型的预制菜在美国开始实现商业化经营。
只不过,在美国预制菜还只能算是一个小年轻,真正长大变成熟的阶段还是在日本。
由于日本人口密度高,超市和便利店随处可见,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预制菜得到高速发展,基本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
但预制菜在国内出现,历史最早追溯也就只是在年,起初是针对家宴大菜制菜过程繁杂应运而生的。
真正火起来,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预制菜走进了消费者的餐桌。
其实不难看出来,这届年轻人即便天天在家也不愿意下厨做饭。
根据一项关于我国居民近十年间对于食品消费观念转变趋势的调查显示,有67.1%的人认为传统烹饪方式麻烦,90.10%可以接受速冻主食,18-30岁年龄段仅有8.8%的人表示享受烹饪的乐趣。
只不过一提到预制菜,很难不将它外卖行业的料理包联系起来。
实际上性质相同但名字却不一样的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预制菜≠料理包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预制菜是通过低温冷冻来保证食材新鲜,而市场上的常温料理包是通过防腐剂。
但这都不是二者的核心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预制菜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是一道菜,无论是口味和品相都有要求。
而料理包则是“容纳百川”,将所有材料一包而成,这也是为什么便宜、能吃成了料理包最大的特点。
在某批发平台上面,最便宜的料理包批发价格只需要2元左右。
便宜的价格也让料理包在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最终让自己的名声变臭。
早前,网上曝光了一段名为《廉价外卖速食包的秘密》的视频,揭露了料理包的制作过程。
其中一些令人作呕的画面,让大猫至今难以忘记。
视频中的一位工作人员将铲子从血池水中往外捞排骨粒,拍摄者询问这些肉是否能保存几个月时,工作人员表示——“这排骨粒都快放一年了”。
这经过一年冷冻的排骨粒,被随意堆在没有清理消毒过的地板上解冻。
而且保存这些肉制品的冷库,夏天进来都出汗,跟桑拿房一样。很多原料买多了,不到保质期就坏了。
在清洗的过程中,工厂员工也不会进行挑选,直接倒入池子中过一遍水就算清洗完成。
为了保证最终到消费者口中,吃不出什么异味、怪味,这些肉制品全都会被丢进油锅炸一遍,并用大量的辅料来掩盖那股不新鲜的味道。
借用网友的话来说,用这种方法做菜拖鞋都能吃……
正式因为有着料理包的种种“前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预制菜在食品卫生方面也备受质疑。
只是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通过科学包装、极速冷冻技术与冷链物流等技术,已经完全可以保障预制菜的卫生问题和保鲜问题。
营养方面,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受加工过程的影响,大多数矿物质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也都保留了下来。
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就不得而知~但预制菜在销量上,确实是在不断增长。
根据京东发布的数据来看,年1月第三周,方便菜订单量较前一周增长15倍。
不少人觉得随着疫情逐步受控,奶茶店开门、火锅店开门,又可以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吃着火锅,预制菜的销量必然会出现大幅回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据央视财经报道,深圳一家超市在五一假期时预制菜的销售量大涨,一些预制菜品类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需求的爆发,很快引来了供应的爆发。
短短几年,预制菜就已经从一个冷门的产品逐渐进入到大众的视野当中,再到现在变成了一个拥有2万多家厂家的产业。
只不过,看似红红火火的预制菜赛道,其实还是处于一个区域化、分散化的阶段。
预制菜是风口,但难以做大
中国菜系细分下来就有八种:鲁川粤闽苏浙湘徽,每一种菜系各有千秋。
如果仅靠几样预制菜口味,想要在餐饮行业挤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难度系数起码五颗星。
当然,不乏有一些全国各地接受程度都比较高的菜品,例如小龙虾、酸菜鱼、湘菜类。
同时也有一些已经将预制菜发扬光大的连锁餐厅,例如真功夫、巴比馒头、吉祥馄炖等。
只不过,能够通过预制菜呈现出来的菜品,基本在口味上都很单一,能够实现统一工业化生产。
而大部分的菜品,无论是在鲜度、口感层次上都没办法用预制菜的方式呈现出来。
例如东北的“铁锅炖大鹅”,这类型的菜只有边炖边吃,几个人坐在一起配上一瓶“82年的乌苏”才是最美味的。
(图源:
赖皮猴美食)又例如著名粤菜烤乳猪,就是刚上桌吃热的,冷了完全就没有表皮酥脆的口感了。
另一方面,无论预制菜做得多好都没有办法拥有现炒现做所带来的“锅气”!
为此,大猫特意在生鲜平台上购买了三款即热菜品(夫妻肺片、板栗烧鸡、小炒牛肉)和两款即配菜品(荷塘小炒、爽滑牛肉片)。
看宣传图片的分量,几款预制菜品的价格都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即热菜品送到的时候是完全冻硬的状态,即配菜品则是普通冷藏的状态。
分别对两款预制菜品进行加工之后,即热菜品的样子,个人的接受程度只能为勉强,而且分量是真的少!
不过,要是一个人吃的话应该分量应该是刚刚好,味道方面完完全全的失去了灵魂。
即配菜品就要好得多,因为需要自己的炒制加工,能够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味。
在某一程度上来讲,即配菜品要比即热菜品要更加的新鲜!
这种玄之又玄的感觉,也许就是促使我忘不了家里饭菜香的原因~
预制菜想要拿捏住消费的心,所要克服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预制菜兴起背后的需求确实存在。
年轻人快节奏生活的背后,预制菜很可能会成为年轻人厨房的常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