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方向决定道路,战略引领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考察时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这是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湖南作出的科学指引,构成了“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湖南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是湖南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希望所在、潜力所在。
如何科学高效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日前,长沙理工大学与湖南日报《理论·智库》联合组织策划,约请知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要有新思维新作为
付宏渊
“三高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为湖南提出的战略指引、擘画的宏伟蓝图,是湖南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定位。湖南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并将其作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总牵引。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必须有新思维、新作为。
大力解放思想,构建湖南新发展的思维格局
战略实施,思想先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强调:“要更加解放思想,以思想改革、观念更新引领战略执行。”湖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总体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期,和发达地区相比,在区位优势、资金、人才和先进技术等方面都有差距。开启新发展征程首先需要构建新思维格局,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既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在国家战略全局来谋划,也要实事求是立足湖南新定位来着力。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全省上下形成“方便别人就是发展自己”的广泛共识。着力提升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既看到企业家“白天当老板”的风采,也体谅企业家“晚上睡地板”的不易,绝不做“杀鸡取卵的蠢事”,也不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粗放式发展老路,不为短期和局部小利遮蔽了发展的视野、束缚了改革的行动。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氛围格局,吸引更多资金、人才和先进技术汇聚湖南。
二是牢固树立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湖南向北共建长江经济带、向东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南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向西连通成渝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区位优势,从“一带一部”战略中布局谋划,全面对接欧盟、美国、东盟三大贸易体,进一步发挥覆盖沿线30个国家40多个城市的湘欧班列、已经开通的10条国际全货机航线的快捷运输作用,构建通达全球的国际货运网络,在输出服务中发展、在承接转型中成长。
三是推行创新文化。出台更加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政策,努力构筑创新“高原”、打造创新“高峰”,为“三高四新”战略实施营建良好社会环境、培育“肥沃土壤”。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在强化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增强区域吸引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湖南新发展的行动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乘数效应”,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当前,我省应聚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湖南新发展的增长极。
一方面,应加速推进“新基建”。“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对上下游行业带动性强,发展空间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和“三高四新”战略契合度高。我省在推进“新基建”中,应自觉服务于国家整体布局,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另一方面,应赋予传统基建新的时代内涵。湖南处在中西部两大江海新通道和长江相交相叠的枢纽区位,同时位于长江经济带、西江中上游地区、整个中西部地区与东盟、欧洲等国家外贸货运重要大通道上,打通湖南关键枢纽,将强有力支撑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交通强国建设。为此,应深化对湘桂、湘粤大运河建设的研究,加快构建湖南南北水陆联运中心枢纽战略地位。湘桂、湘粤大运河可望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雄安新区、北部湾等国家重点战略发展区域的重要水上通道,成为湖南、广东、广西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黄金水岸线,成为世界贸易前沿的“水上丝绸之路”,进而辐射全国80%以上人口和GDP地区,形成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有力抓手,能强劲助力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
以建设“三个高地”为主导,放大湖南新发展的优势格局
“三高四新”精准指出了湖南的发展特色和优势所在,也为湖南标示出增强核心竞争力、勇立世界市场潮头的“进阶”之路。湖南在新发展阶段应紧紧抓住“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这一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充分彰显、不断强化发展优势。
一方面,应强化“硬”优势。将发展经济的主要着力点放在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省、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之上,充分发挥高铁、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雄厚技术基础和集群优势,拓展医疗器械、内河航道疏浚、水利防洪清淤机械等制造业发展,加快发展“4D”打印、智能制造,奋力抢占现代制造业高地。应紧扣“三个高地”建设需求确定改革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快破解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开放合作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应强化“软”优势。挖掘湖湘文脉密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湖湘优秀传统文化,构筑文创高地,做强湖南文化品牌,引领中国文创走向世界。同时坚持以诚意满满、与时俱进的优惠政策大力吸纳、培育、重用各类人才,为建设“三个高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教授)
构建适应“三高四新”战略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蒋昌波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安全包括防汛抗旱、用水供水、水生态。水情历来是湖南最大的省情之一,水安全始终是我省面临的关键挑战。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水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与我省“三高四新”战略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水兴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发展理念,为新时代湖南水安全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以“智”赋能,在抵御水旱灾害上闯出新路子
为保三湘四水安澜和人民安宁,年6月,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湖南省水安全战略规划》,提出构建“一湖四水百城”为主体的防洪抗旱体系。当前,我省应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深度融合,构建以水文监测预报和科学调控为主的“超级水文大脑”,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此,一方面须补齐补强数据信息源和监测设施短板。为实时全面感知全省江河湖泊水情,实现全省水文、气象大数据实时同步与城乡智慧联动,应加快建设集流域防汛抗旱决策支持、河长制综合管理、城市内涝预报预警、流域水资源管理、工程运行管理等业务系统于一体的“一湖四水百城”水旱灾害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确保水安全提供科学化预警与智能化决策。
另一方面,应着力拓展智慧水利平台。汇聚全省农业、植被、经济、产业、交通等数据,将智慧水利平台拓展到水运、道路运输、防治地质灾害等领域,保障流域-城市群的防汛安全,打造“以水定城、以水兴城、以水运城”的创新数据引擎,从而真正实现以数字科技赋能水安全工作,为“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提供水安全保障。
以“治”促转,在安全供水中彰显新担当
“三高四新”战略对供水水质、水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预计枯水年全省饮水保障缺口将达2亿立方米,全省用水总量接近亿立方米控制红线,部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接近40%的警戒线。
为此,“十四五”期间,我省首先应确保供水水源安全。多措并举,重点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巩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成果,守护好一江碧水:重塑“长江-洞庭湖”江湖关系,恢复洞庭大水脉,引长江水缓解洞庭湖区供水紧张态势;串接湘资沅澧流域内源头型水库,形成湘资沅澧四条供水高速通道,提供高品质生活水源;以湘资沅澧干支流天然河道为骨干,蓄、引、提相结合,解决流域生产与生态用水需求。
在此基础上,开展积极的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构建分类分质、城乡一体、常规与非常规结合的大水源、双水源安全供水格局;创新河湖长制,统筹“一脉四道”区域内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供水,在河湖长制框架内探索水权交易与虚拟水策略,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可靠的供水保障。
以“制”护航,在基层水利人才培养中展现新作为
湖南是水利大省,水资源相对丰富、水利工程众多,拥有1.4万余座各类水库,占全国总数的七分之一。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要求湖南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迈进。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人才。当前我省水利基层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急需以制度创新扩宽培养渠道,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壮大科技创新队伍。
一方面,应大力推进我省省属高校水利学科建设。密切校地合作,组建专业智库,加强以洞庭湖和三湘四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治理与开发研究,提升我省水安全保障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应大力开展“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加大本地大学毕业生培养选拔力度,针对新时期我省水安全战略发展需求,定制专门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底色亮、能力强、有情怀、敢担当”的水利人才队伍。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加快能源产业发展高效推进“三个高地”建设
曾祥君
“三高四新”战略锚定了湖南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定位,指明了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新方向。能源产业涉及科技创新、装备制造、对外经贸等重要领域,高度契合“三个高地”建设目标。当前,我省应加快能源产业发展,推动“三高四新”战略落实落地。
破解传统电力技术瓶颈,形成具有湖南优势的能源科技创新格局
湖南能源禀赋不足,缺煤、少气、无油,“水电靠天吃饭、火电找米下锅”,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0%。传统电力传输和煤炭运输无法满足湖南经济高速发展的能源需求,要实现到年基本建成“三个高地”的目标,急需加快科技创新以破解传统电力技术瓶颈。
加快特高压电网关键技术创新。特高压电网接入带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传统的安全稳定防御技术难以适应,亟须提升健全电网安全防控体系,加快全景状态感知、实时决策与协同控制、精准负荷控制等技术创新。
加快特高压电网的输配电配套工程建设。建议在已建成的祁韶特高压输电线路基础上,加快构建“荆门-武汉-南昌-长沙-荆门”特高压“华中环网”。建成后,祁韶特高压的送电能力将提升至万千瓦,可进一步巩固用电保障;在湘东建设以长沙特高压、祁韶直流为依托的kV内外部立体双环网,在湘南建设“日”字形kV环网,解决上下特高压“高速公路”堵车问题;进一步实施配网改造,大幅提升城农配网的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以特高压建设解决电力超长距运输问题,在缓解电力缺口的同时,减少煤炭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守护湖南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新增长极
“十三五”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向绿色高效转型。截至年10月底,我国风电装机2.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3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3.7%。当前,风电上网价格已与煤电基本相当,光伏发电也已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新能源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传统电力系统不适应大规模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的新能源电力接入等问题随之凸显,研发制造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新技术新装备迫在眉睫。
完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产业链。建议依托长沙智能电力设备国家产业集群,推进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装备的技术革新与研发生产,比如特高压现场组装式变压器、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直流断路器、隔离开关、换流站IGBT元件等,带动电缆线路、输电铁塔、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配套产业联动发展。
发展能源互联下的电力终端安全防护技术及装备。针对大量终端设备及多元用户接入电网带来的电力系统终端防护难题,应深化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从电路、芯片、装置、安全监控技术、边缘计算安全防护(网络)等方面攻关,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二次设备。
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拓展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途径
为破解全球能源与环境难题,我国正在牵头探索与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能源互联、外电入湘,可有效助推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
以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为加速器,推动能源领域改革增效。抢抓“新基建”契机,利用5G通信、物联网低延时、高可靠性的技术优势,支撑能源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助力智慧城市能源互联建设,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以能源互联网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湖南开放崛起。发挥我省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产业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多条特高压入湘的有利形势,加强与省外科研机构和能源企业的技术交流,开展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和科技创新战略合作。依托以衡阳特变电工、长高集团、中车集团为龙头的“千亿级”能源装备产业链,利用中非经贸博览会落户湖南、中欧班列过境湖南和长期深耕东盟市场的各种优势,鼓励湖南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实现由单一产品出口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维护保养等全周期延伸,推进跨国广域能源互联网发展,助推湖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走出内陆省份扩大开放的新路子。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湖南省制造强省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
培优补短,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刘建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赋予了湖南“三高四新”新定位新目标,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锚定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对照“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新要求,我省还存在一些现实短板:一是对外开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附加值较低,产业外资利用规模偏低、大项目少、高科技成色不足;二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市场基础还须夯实。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失衡,第三产业贡献率不足,民间投资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有所下降;三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整体环境还须改善。政府职能、市场准入、人口迁移等方面配套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需求还有差距,物流成本偏高、融资难、用工难等瓶颈仍待突破,开放型人才队伍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既要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又要抢抓机遇、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
深入对接国家战略,发挥政策效力。一是进一步放大“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既深耕港台、欧美等传统市场,又大力开拓东盟、亚太、非洲等新兴市场,通过向国外转移部分优势产能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二是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为契机,夯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并推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持续赋能;三是抓住新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带来的新机遇,从制度建设、经济形态方面做好开放定位、提升开放质量。
打好改革组合拳,有效提升市场主体活力。一是从供给侧发力。打通产业链各环节的“堵点”以及产业间市场互动的“梗阻”,畅通生产要素流通。大力支持企业构建网络化的创新生态系统,提升企业对优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二是从需求侧发力。出台消费支持政策,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民生保障,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三是从供求互动层面发力。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和完善面向供给与需求的统一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二者深度互动耦合,另一方面积极对接我国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对开放性制度创新实验的总结以及对湖南的适应性移植,推进我省开放型制度体系建设。
夯实产业基础,推进我省产业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一是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着力建设“3+3+2”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我省制造业国际地位。二是力推湖南制造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建立央企与湘企合作新机制,借力出海。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集聚,推动湖南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矿业等富余优质产能走向世界,进一步推动三一、中联等重点企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三是大力引进总部经济项目、“三类强”企业、产业龙头企业,为世界强企业来湘新设功能性机构创造条件。四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嵌入制造业。五是通过扩大进口推进我省经济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扩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及能源原材料进口,逐步形成进口带动出口的趋势。
大力优化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一是通过提高政务服务能力来优化内部市场环境。强化政府宏观服务意识,界定好政府管理边界,实施正面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优化外部市场环境。加快建立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信用档案,营造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并优化通关环境。促进5G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推动开放平台建设,提高口岸整体效能。四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的质和量。改革外商投资审批和产业指导的管理方式,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
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一是大力培养开放型人才。鼓励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开放型人才。健全人才引进制度,支持和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工作。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创新中小外贸企业融资和退税机制,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外贸企业交易成本。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教授)
升级农副食品加工业助推农村高质量发展
程云辉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我省践行“四新”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我省农村的自然禀赋、人口状况、产业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升级农副食品加工业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可行之路。
当前,我省农副食品加工仍以原料初加工为主,深加工率仅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亟须优化布局、推进创新、完善配套、全面升级。
——优化农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布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集群优势的产业格局。
应立足我省农业资源禀赋,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进行地域和产业集群布局。
一是在长株潭都市农业区、环洞庭湖生态农业区、大湘南丘陵农业区和大湘西山地农业区四大农产品主产区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农副产品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比如长株潭都市农业区的宁乡花猪、炎陵黄桃、湘潭湘莲等,环洞庭湖农业区的君山银针、华容芥菜、南县小龙虾、安化黑茶、汉寿甲鱼等,大湘南丘陵农业区的祁东黄花菜、崀山脐橙、隆回金银花、临武鸭、汝城朝天椒等,大湘西山地农业区的石门柑橘、靖州杨梅、龙山百合、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桑植白茶等片区品牌,打造一批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实现加工原料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二是优化加工原料生产的城乡布局,实现种植基地在村、加工在镇、增值在县、增收在户,促进城、镇、村联动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优势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配置、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在农产品生产优势区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推进农副食品加工及其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十四五”期间,湖南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的跨越,须科学谋划、高位推进,做强做优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我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余家,亟待形成特色大宗农产品主导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一是围绕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副产物利用加工这三个层级,由政、产、学、研、金联合共建农产品技术集成基地,重点开展贮藏保鲜、快速预冷与干燥、冷链配送等初加工技术和非热加工、低温压榨、营养健康食品创制等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加快高效杀菌、无菌包装、智能控制等核心装备的升级换代;二是大力发展特色食品、特色种养、特色技艺,以品质调控、营养均衡、清洁生产提升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生态价值,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提升增值空间;三是以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以信息技术打造供应链,以丰富业态提升价值链,统筹推动原料生产、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市场消费等上下游产业有机衔接,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旅游、文化、科普、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完善农副食品加工业综合配套,着力推进农副食品生态绿色加工。
年初,湖南省委、省政府把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纳入了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当前,完善我省农副食品加工业综合配套、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至关重要。
一是加强原材料基地试验示范建设,壮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柑橘、茶油、大米、黑茶、特色畜禽肉类、特色水产、湘莲7大类农副食品产业;二是加强生态绿色农副食品加工产业的科技支持力度,制定并完善产地环境质量与生产技术标准,规范“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全方位构建农副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好生态绿色农副食品生产基础设施和产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推进区域生态绿色农副食品协同发展;三是加强推进农副食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按照“村镇市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模式,根据农副食品特征建设各类型冷藏库并完善相应的物流通道,为打通鲜活农副食品产销冷链全流程物流体系、构建全程追溯监管系统、提升全链条物流效率奠定基础。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